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正在加速集聚,为安徽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民革安徽省委会在调研中了解到,安徽省“双招双引”工作还存在着专班协同不够高效、区域发展不够均衡、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等问题。
2024年1月,民革安徽省委会向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书面发言,提出全面统筹协同,形成专班工作合力;强化支持皖北,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招引力度,加快新兴产业集聚;突出链式赋能,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等4条针对性建议。
全面统筹协同,形成专班工作合力。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新兴产业专班联动机制,形成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省级专班优化完善推进工作机制,通过规划导向、要素导向等引导和保障产业链分工合作,指导各地市合理确定发展的新兴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实行重点突破,把特色做大做强,避免同质化竞争。市级、县级专班加强与省级专班的对接,大力发展适应性产业,瞄准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把本区域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等融合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发展动能,促进各类要素快速集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支持皖北,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皖北城市是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对短板,省里可结合《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指导协调皖北城市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引导长三角核心区外溢产业相关企业或环节优先向对口帮扶城市转移。同时,省级产业专班在政策、用地、税收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皖北城市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承载产业项目、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形成若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
加大招引力度,加快新兴产业集聚。省级专班坚持前瞻性布局,强化规划引领,组织市级、县级专班开展精准对接,重点突破本产业“链主”企业,形成“落地一个、串起一批、带动一片”的连锁效应,着力改变“有企业无产业”的现状,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提升产业前沿竞争力。同时,积极招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着力解决“有产业无龙头”的问题,切实壮大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对全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加速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突出链式赋能,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通过加强产业顶层设计,认真梳理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制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方向和举措,纵向拉长产业链、横向拓展供应链。同时,加大对本土有“头马”担当的“链主”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鼓励成为产业生态的“聚合”者、价值链条的“拔升”者、协调创新的“牵头”者,积极寻求合资合作,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补齐产业链条中的弱势部分,形成上下游相协调、横向互补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打造我省新兴产业比较优势。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