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民革安徽省委会召开第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出席会议并讲话。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檀结庆、王安义、周世虹、姜红、郭国平,秘书长汪炳俊出席会议。省委会常委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民革十四届十一次中常会精神、民革内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各市(工)委会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蚌埠、安庆、阜阳、六安、宣城等市委会围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履职能力建设等作交流发言。
马传喜讲话
王安义主持会议
周世虹传达民革内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
马传喜在讲话中指出,2025年是民革中央确定的“履职能力建设年”。上半年,民革全省各级组织结合“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要求,推深做实履职能力建设,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履职能力实现了新的提升,“全省一盘棋”的履职新局面正加快形成。
当前,主题教育、履职能力建设正处在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针对下一步工作,马传喜要求,以“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为抓手,扎实全面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年”各项工作,以主题教育新成效助力履职能力再提升、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把准履职方向,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始终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履职能力建设的首位,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及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的政治信念。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不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政治事业和政治生活等的认同。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党的创新理论,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提升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服务中心大局,着力提升政治执行力。紧跟形势发展不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在聚焦问题破解难题上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
聚焦履职主责主业,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切实以民革“履职能力建设年”为契机,在参政履职制度化、体系化、品牌化、融合化、数字化建设上下功夫。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履职能力建设中的成效和创新经验,推进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参政议政提质增效。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建言资政,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针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同时,要巩固拓展在三农、社会法治、祖统等重点工作领域的优势,打造履职亮点。确保专项民主监督善始善终。做好对口安庆市、湖北省孝感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收官工作,重点围绕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民主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打造高质量调研成果。及时总结专项民主监督取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工作提出系统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确保本轮专项民主监督任务圆满完成。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效能。落实“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部署,整合帮扶资源,统筹好年度计划和长远目标,推动黄河村、纳雍县帮扶项目特别是劳务合作、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在巩固现有品牌活动基础上,积极探索法律服务、中山科普与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相结合的新路径,探索打造具有民革特色的社会服务工作新品牌。推动祖统工作见行见效。进一步挖掘安徽民革祖统工作履职潜力,深化涉台研究,围绕两岸融合发展等议题深入调研论证,打造高质量建言成果。积极融入安徽省对台工作大局,参与民革“华灿”品牌系列活动,在推动皖台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中贡献力量。
筑牢履职根基,提高不断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结合“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为履职增效赋能。强化组织人才保障。进一步将党员发展与履职工作需求相结合,对重点领域进行倾斜。2026年市级组织换届在即,要更加重视政治交接、人才发展、干部举荐等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上提早谋划、主动培养、积极推荐,为优秀的党员搭台阶,做好政治交接人才准备工作。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根基。各市(工)委会要以市属基层组织换届为契机,系统研究、主动思考,结合履职需要,推动人才工作和基层组织布局。继续加大“民革党员之家”“民革示范支部”的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锤炼优良作风。各级班子成员要起带头作用,持续加强学习,弘扬优良传统,突出问题查摆,抓好集中整治,坚定不移抓好落实。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对机关建设和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宽松软散”等问题加强整治,不断改进文风会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不断优化各项规章制度,持续推进机关履职效能的提升。
交流发言
不担任省委会常委的市委会主委、省直(总)支部主委、省委会机关部室负责人列席会议。(文字:张燕燕 图片:王有为)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