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阳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穿梭在一个个病床中间,俯身倾听患者的心音,在病历上快速记录,时而温言细语安抚患者,时而条理清晰地下达医嘱。她就是阜阳民革党员刘艳梅——一位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心血管事业,用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心门”的医者。
“心尖上的舞者”:精研医术,与时间赛跑
“心血管疾病,瞬息万变。每一次诊断,每一次用药,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掰手腕。”刘艳梅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从蚌埠医学院毕业后,她便扎根心血管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
作为阜阳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她从未停止攀登医学高峰的脚步。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安徽省省级执行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慢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阜阳市中医药学会慢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阜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这些沉甸甸的头衔背后,是她对学术前沿的孜孜以求。
她密切关注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省内外顶尖学术会议,将最前沿的理念和技术带回阜阳,融入临床实践。她撰写的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阜阳经验”。
刘艳梅的专业,体现在每一次精准的判断和果断处置上。曾有一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被紧急送入医院,情况万分危急。刘艳梅迅速组织团队,争分夺秒制定并实施了最优化的抢救方案。抢救室内,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医护人员急促的指令声、家属焦急的祈祷声交织在一起,而她始终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令患者转危为安。家属紧握着刘艳梅的手声音哽咽道:“刘主任,是您把我父亲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者仁心,春风化雨
在刘艳梅的字典里,“医生”二字不仅意味着精湛的医术,更承载着深沉的人文关怀。“治病,更要治心。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不仅要解除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行医的准则。
查房是刘艳梅每天必做之事。查房时,她总是观察入微,从不流于形式。她会仔细询问患者昨夜睡得如何、胃口怎样、有无不适……一位长期受心衰折磨的农村大娘,因病情反复,加上经济拮据,一度丧失信心。刘艳梅不仅为她精心调整治疗方案,更常常坐在病床边,握着大娘的手,耐心给她解释病情,鼓励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了解到大娘的家庭困难,她还主动帮助联系相关救助政策,减轻其负担。大娘出院时,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感激地说:“刘主任,你比俺闺女还贴心!”
作为民革党员的刘艳梅,也将她的温暖,延伸到了医院围墙之外。她将党员服务社会的职责融入医者使命。社区义诊、养老院巡诊、偏远乡村送医送药……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还坚持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特别是那些病情复杂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多少次,她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一位曾多次住院的老病号感慨:“刘主任的电话就是我的‘定心丸’,有啥不舒服,问问她,心里就踏实了。”
“定海神针”的担当:逆行无畏,薪火相传
医者的担当,在危难时刻尤为闪光。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时,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彼时,刘艳梅自己也刚经历一场手术,尚在恢复期。然而,面对需要救治的患者和压力骤增的科室,她没有丝毫犹豫。
“心血管病人等不起!”她毅然披上“战袍”,重返岗位。办公室成了她临时的“家”,病号服外罩着白大褂,成了那段特殊时期刘艳梅独特的“形象”。她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优化流程,确保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高强度的工作下,身体的疲惫和不适被她强行压下,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患者的‘心’门,守住生命的防线。”
作为学科带头人,刘艳梅深知“独木难成林”。她视培养青年医生为己任。教学查房时,她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分析每一个疑难病例;业务讲座上,她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她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引导年轻医生既掌握现代医学精髓,又领悟传统医学智慧。每当科室年轻医生在值班时遇到棘手的急危重症,无论多晚,一个电话打来,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支援。年轻医生们由衷地说:“有刘老师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她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在刘艳梅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青年医生快速成长,成为科室的中流砥柱。她也因此荣获“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
锦旗无言诉深情:丹心一片,医路无悔
走进刘艳梅的办公室,墙上挂满的锦旗格外醒目。“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救命之恩、永世不忘”……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无声地诉说着患者和家属的感激,也见证着她30余载无悔的付出。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及家庭,这位面对病魔和死神都无比坚强的女医生,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对家人,我确实亏欠很多。女儿成长的关键时刻,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的时候,我常常因为一个急诊电话就得离开……”顿了顿,刘艳梅的语气又变得坚定,“但既然选择了这身白衣,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看到患者康复出院,重新拥抱健康和生活,那种满足感和价值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这条路,我走得无怨无悔。”
春华秋实三十载,丹心一片护“心”门。无论是作为医者还是民革党员,刘艳梅都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用她的执着坚守、精湛医术和如春大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医者人生。从青丝到华发,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在守护心血管健康的征途上,她依然步履坚定,以一片赤诚丹心,继续照亮患者的生命之路。(甘齐齐)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