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合肥隆重开幕。
当天下午,民革界委员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就安徽各方面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参加。
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求真务实、数据详实、内容凝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工作部署科学全面、切实可行,体现了新担当,展现了新作为。
马传喜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突出新亮点、展现新成绩、部署新任务,既提神鼓气,又倍感压力。民革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围绕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抓好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履职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赵恩来委员认为,报告提神正气、鼓舞人心,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他建议,更加关注就业,尤其在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背景下,研究如何转化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更大力度推进产业振兴,在产业园区规划用地层面给与政策倾斜,以乡镇企业繁荣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更加警惕行政职能劳务外包,更大力度规范第三方机构。
谢海涛委员建议,合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探索进一步增强文化底蕴。点燃文化活力,把巢湖打造为最好的文化名片,把文化融入湿地;构建安徽文化发展共同体,打造有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平台,集中展示黄梅戏等多地区徽文化;打造旗舰型文化城市,集全省之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建设有亮点科普之城;加大文化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另外,建议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推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
江卓琪委员认为,报告反映的成绩详实,倍增底气;问题精准,导向鲜明;任务具体,干字当头。她建议,进一步公开未兑现行政承诺事项明细及原因。
程秋月委员建议,增设中欧班列安庆站点;加强大黄山建设国家旅游四市联动,连点成线,挖掘安庆文化特色,加大项目、规划等倾斜力度;更加重视安庆百年港口枢纽桥头堡作用;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层面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生存难;进一步细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夯实“六尺巷工作法”社会治理根基。
李云英委员认为,报告传递积极态势,扩大内需趋势向好。安徽优质服务供给动能强劲,汽车置换、智能家居补助等如火如荼。她建议,统筹皖北振兴人才资金等资源投入,支持皖北发展。
陶颖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皖北发展的支持力度,而皖北地区则应用足国家政策,加大自身内生动力的发展布局,久久为功提升工业化水平;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大皖北地区用地指标、能耗指标方面的政策支持,帮助提高皖北城镇化率、工业化率。
王晓焱委员建议,充分发挥马鞍山等沿江港口辐射合肥作用,提升运力;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王亮委员建议,发挥皖北六市土地资源丰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拥有中安联合公司等头部企业等优势,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结合皖北土地、人力优势,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研究残疾人就业后的低保政策存续问题。
金小腊委员建议,以宣城广德为重点,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充分利用宣城加入上海大都市圈机遇;全力加大宣城要素支持。
杨莲娜委员建议,加大跨境旅游政策利用,利用免签240小时政策吸引外国游客,提升安徽跨境旅游收入。通过海外宣传推广安徽旅游资源,如黄山和文化黄梅戏等。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和互联网大数据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IP,吸引外国游客。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安徽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确保外国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檀结庆委员建议,报告撰写用词应注重2024年和2025年的工作衔接,凸显工作延续性。
沈昕委员建议,加强徽州文化阐释研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哈达嫣委员认为,报告从8个方面,用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在讲到深化农村改革时,首次提出构建农业开放发展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议通过开放把农业发展推上一个新境界。
(王有为 钱星伊)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