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王芬:以法之名 为妇女儿童撑起“暖心伞”

浏览:1156 发布人:宣传部 2025/01/03/16:31


她总说“我的工作普通不能再普通了”,可是当事人只要一听到她的声音就仿佛找到了“靠山”;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但是,她最怕的恰恰是每次深夜打来的电话。身为女性法官,她有一个特殊的愿望,就是盼望着将来有一天事关妇女儿童维权案件永远清零……

她就是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法院副院长、民革六安市市直一支部副主委王芬。

从走上法律工作岗位到如今,整整16个春秋。16年间,王芬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所钟爱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事业上,用激情与汗水为她们撑起一把把“暖心伞”,在平凡中彰显作为,践行了新时代法律工作者和民革党员的责任担当。



与法同行扎根一线



2008年,王芬进入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始终秉承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根审判一线,多年来办案数量始终位于前列,2021年至2023年共收案685件,审结650件,结案率达95%。

在日常办理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纠纷案件和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纠纷等案件中,王芬特别注重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

“王法官,我老公又在家里莫名其妙发火了,还动手打了我……”

“你别怕,先保护好自己,我联系警察马上到。”

有一天,刚刚下班的王芬接到一位妇女的求助电话。她二话没说,立刻帮忙联系属地派出所、社区和妇联,第一时间赶往求助妇女家中。

这样的事例,在王芬十几年的一线办案工作生涯中还有很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维权妇女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王法官,感谢你,这次真的帮我解决大问题了。”说这话的是一位全职妈妈。这桩原告叶某诉刘某离婚案件牵动着王芬的心。原来,叶某婚后全职在家,多年来对家庭财产情况一无所知,一旦离婚,很可能面临一无所有的境地。同时,她还有年幼孩子需要抚养。王芬见叶某无力举证,没有简单以证据不足一判了之,而是主动依职权调查夫妻共同财产情况。经调查,刘某账户果然存在大额款项转出或取现,且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经过审理,法庭最终判决叶某分得了其应得的夫妻共同财产,并判决刘某给予叶某家务补偿。叶某的财产权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她撑起家庭抚养孩子提供了经济保障。

因工作业绩突出,2020年王芬被评为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标兵”“先进个人”;2021年被安徽省妇联评为“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2022年,被中共六安市委政法委和市妇联授予“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巾帼干警”称号,被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3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并被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用心用情传播法治思想



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不断增多,维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任务越来越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王芬意识到不能坐在机关等案子,也不能只停留在审判工作上,必须提高广大妇女儿童自身的维权意识,做到关口前移、源头预防、治本在前。

每年“三八”妇女节之际,她都会主动开展普法宣传工作,通过面对面座谈、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到社区、工厂、学校等地,围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结合自己在审判实践中的案例,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广泛宣传妇女儿童维权基本知识。

作为少年法庭审判团队成员,在2021年至2023年,王芬共承办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近百件,并参与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

2021年被聘为六安市将军路小学法治副校长后,王芬多次为该校师生开展法治讲座,结合图文、短视频、知识问答、发生在身边小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宣讲相关法律知识,还经常指导学生们开展模拟法庭等法律实践活动。

“原告、被告双方对彼此的身份均无异议,现在我宣布,开庭!2023年9月13日,随着一声法槌落下的声音,六安市将军路小学一堂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学生们分别化身“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以《校园故意伤害致重伤案》为剧本,展开一场“神还原”的模拟法庭……

“这些离学生生活既遥远又紧密联系的法律条例,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第一次从学生的嘴里道出,第一次听进学生的耳朵,也是第一次融入学生的心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王芬全程参与并指导模拟法庭全过程。看到孩子们从宣读起诉书、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最终宣判,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真实的审判程序进行,她深有感触。

除此之外,在日常与学生们的接触中,王芬还特别关注未成年女孩的身体、心理、思想和行为特点。

“大家知不知道哪些行为是侵犯了自己?面对一些过分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勇敢地保护自己呢?”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性侵害、辨别性侵害以及正确防范,王芬在法治讲座中从典型案例切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讲解如何面对不良诱惑、如何自我保护等,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明辨是非的习惯,鼓励学生们遇到侵害时及时寻求监护人、警察、老师等的帮助,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心系百姓为民解忧



2024年6月,王芬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以自身专业所长,充实基层法院的审判业务力量。在基层,她以一位女性院长和女性法官的柔情、耐心和细致,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热情、坚定的心,坚持司法为民。

刚任副院长不久的一个案件让她印象深刻。因感情不和,尹某诉至法院,要求与徐某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对离婚均无异议,但均要求抚养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为了搞清楚谁抚养子女更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王芬到孩子所在学校和社区实地调查了解,得知,孩子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自双方分居后,由其母亲单独抚养了半年以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活、学习习惯。她认为,现阶段孩子由母亲尹某实际抚养更合适。

“面对这样的案件,有时候真的很痛心,孩子是无辜的,却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破裂。”王芬说。她能够为这个家庭做的就是利用法律的武器,督促双方在离婚后能够正确履行各自义务,放下成见,保持良好沟通,避免对孩子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双方约定了探视权。待孩子年满8周岁后,遵从孩子意愿,双方可自行协商或通过诉讼变更抚养权。至此,案件告一段落,孩子的未来有了法律的保障。



“双岗建功”服务社会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王芬积极参加六安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和民革六安市委会联合成立的法律咨询公益服务小组开展的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在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法治宣传活动中,六安民革的“普法宣传台”边都有她活跃的身影

王芬所在的民革六安市市直一支部对口帮扶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两户困难家庭。王芬时常关注这两户困难家庭孩子的成长,连续三年在儿童节前夕,和支部党员们一起为孩子们送温暖,陪孩子们一起过节,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近年来,她结合自身法律实践经验,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参与民革组织的调研活动,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积极献言献策。她曾荣获民革安徽省委会“2023年度民革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被民革六安市委会评为2020年度“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被民革六安市委会分别授予2021年、2023年“特殊贡献奖”。

16年来,办公室无数次亮灯的夜晚,王芬的一头青丝多出了许多华发。这16年是“不舍初心得始终”的信念,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守。在迅疾的时光中,王芬始终做到专注所承之事,尽己所能让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可感可及。就如她自己说的那样:“选择了,就要终其一生去做好,我不会留下遗憾。”



王芬,现任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民革六安市市直一支部副主委。

2017年10月加入民革。曾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六安市政法系统优秀巾帼干警,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标兵、先进个人。多次被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